评估动态

首页 - 评估动态 - 正文

以评促建|本科教育教学自评自建成效展示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核心理念,推出“本科教育教学自评自建成效展示”专栏,全方位展示各单位在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中的工作成效和创新举措,凝练可推广的“天理经验”,为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注入新动能。

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

天津理工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为响应国家及天津市集成电路重大战略需求,培养高端芯片设计与制造人才而设立的新兴学院,是学校依托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整合集成电路、信息与通信等研究方向筹建而成。

专业与规模

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6个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集成电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3个专业学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600余人,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为集成电路及相关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教职工110余人,其中副高级以上48人。学院拥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天津市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天津市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20余人,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教学条件

学院教学设施完备,拥有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市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中芯国际、鲲鹏、飞腾、中环半导体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并建立了产学研基地,现已发展成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从事该领域科学研究的基地。

图片

管理架构

学院架构涵盖院级行政机构、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以及学术委员会,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学生事务等领域的统筹管理工作,以确保学院各项工作的高效和顺利推进。

荣誉与成果

学院共有6个本科专业,其中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2个专业获得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市级一流课程3门,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得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金牌1项。

图片图片

理念思路

工作思路

学院作为聚焦国家集成电路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紧密围绕“产教融合、创新驱动、服务地方”三大核心,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集成电路人才,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协同发展。

培养理念

学院致力于培养集成电路相关专门人才,设置的专业和学科涵盖材料、器件、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封装测试、集成电路装备等,从信息通信、电路到终端系统的全产业链的科研教学体系,实现了产教融合、研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定位

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人才为目标,坚持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教育,积极打造国际化、创新型的工科人才培育模式。

措施成效

党建工作措施与成效

学院顺利通过全国高校党建标杆及天津市党建“领航工程”创建培育项目验收,全面加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题研究部署,出台了《天津理工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细则》《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清廉学院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

图片

专业建设措施与成效

学院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能,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应用型高级专门工程技术人才。

实践基地建设与成效

学院不断完善校内实践环节的同时,也在积极建立稳定、多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天津环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集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共建实习实践实训基地;与天芯微、茂睿芯、飞腾、爱德万、北方集创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实训,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与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集智飞腾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与中国计量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嘉立创EDA共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加强校企联合授课,与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高级工程师进课堂参与实践教学。

图片图片

课程建设措施与成效

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开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

图片

图片

教学改革措施与成效

学院围绕“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开展教研教改项目建设,通过教学改革实施,完成教育部教改项目3项、市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6项。近五年来,发表教改论文41篇,其中核心论文3篇。参与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并荣获天津市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1人次,建成了一支具有最新教学理念,乐于教书育人、服务学生的市级教学团队。

创新创业建设与成效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始终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竞赛获奖608项,其中,国际级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82项。

图片

师资队伍建设与成效

学院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同时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3年,通过“明理学者”国际论坛的途径引进高端人才10余人,包括国家级1名、绿色通道2人;自主培养省部级人才7人次。

学生管理与指导服务

学院上下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理念,各管理部门全方位审视工作管理环节及管理规程,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全面服务意识。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把管理工作转化为服务工作,通过具体、周到、全方位的服务,促进学生成才。

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

学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平台相结合,培养打造一流课程,同时建立健全教材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确保教材审核、选用工作有序进行。

人才培养特色与教学成效

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院之本,开展产教融合,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部分毕业生选择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院校深造读博,部分毕业生则选择到中芯国际、TCL中环、中科曙光等集成电路知名企业工作,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难题。

优秀毕业生典型

丁悦

图片

丁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大学期间,参与和负责科研项目两项,参与发表SCI论文两篇、在投EI论文1篇、受理发明专利一项。担任班级团支书,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所在团支部荣获优秀团支部称号。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达250个小时以上。连续四年专业第一,并获得人民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多次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得第九届“互联网+”国赛铜奖、天津市金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发明创造类国家级三等奖、天津市特等奖、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华北赛区二等奖等。大三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和天津市优秀学生称号,大四期间荣获明理奖学金、灿芯奖学金和优秀本科毕业生称号。

张欣鑫

图片

张欣鑫,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本科期间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国赛三等奖和天津市二等奖、天津市大学生信息技术“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技术竞赛二等奖、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人民奖学金一等奖、“优秀本科毕业生”称号等奖项和荣誉称号。现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上海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图像处理(基于视频的非接触式生理信号提取),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篇SCI期刊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论文和一篇CCF会议论文,参与发表一篇SCI期刊Displays论文;并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朱博宇

图片

朱博宇,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2022年本科毕业后入职天津联通,入职培训期间担任宣传委员,后担任公共安全方向方案经理。针对ICT项目,助力中大型企业及政府职能部门实现数字化转型,完成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中国联通智慧应急板块讲解工作,先后荣获“光华杯”数字政府赛道北部大区赛一等奖、“绽放杯”公安应急赛道三等奖等奖项。任职期间,取得PMP项目管理工程师认证、ACP阿里云计算认证、CISP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ITSS项目服务经理认证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