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动态

首页 - 评估动态 - 正文

以评促建|本科教育教学自评自建成效展示④:化学化工学院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为核心理念,推出“本科教育教学自评自建成效展示”专栏,全方位展示各单位在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中的工作成效和创新举措,凝练可推广的“天理经验”,为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注入新动能。

历史沿革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始建于1979年,历经四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重要的化工与制药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图片

专业与规模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和药学4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个。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优秀师资队伍。拥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20人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学院教师总额的80%以上。

教学条件

学院拥有1.1万平方米科研用房,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市科普基地以及大型精密仪器分析测试中心等人才培养教学基地;拥有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为学生搭建了优质的科研平台。

图片

图片

图片

管理架构

学院架构涵盖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行政服务等方面,主要涵盖学院领导层、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科研机构和行政服务机构等,以确保教学、科研和行政事务的高效运行。

荣誉与成果

学院注重对学生理论素养、创新精神和工程能力的综合培养,涌现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天津市十佳大学生等大批优秀学子,近年来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0余项。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工作思路

以学生成长为核心,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始终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院的核心工作,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成长路径。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凝练专业特色,彰显学科优势

特色立院,优势强院:立足化学化工学科特色,强化优势领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高地。

需求导向,服务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服务能力。

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化学化工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学科创新发展。

推动科教深度融合,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打破壁垒,深度融合:破除科研与教学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

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学,同时以教学实践反哺科研创新。

学生为本,创新驱动:将学生置于科教融合的中心,通过科研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具有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

培养理念

强化学业引导 提高专业认同

夯实专业基础 提升科创能力

注重实践教学 培育应用人才

丰富校园文化 涵养时代新人

培养定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工理结合、学科交叉、创新实践和国际化教育,助力学生成为适应行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化学化工人才。

措施成效

党建工作措施与成效

党建引领,汇聚育人新动能。学院深入实施“强基、领航、赋能、聚合”四项工程,为学院高质量育人凝聚强大合力。

一是组织强基。近年来,学院基层党组织先后获评天津市“领航工程”样板党支部、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院多个集体和个人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二是特色领航。常态化推进“一支部一特色、一党员一旗帜”党建特色项目,开展“农场课题开讲了”“一堂‘盐’之有味的思政课”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不断促进党建与育人工作相融合。学院党支部多次获“创最佳党日”奖项,相关活动被央广网、《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70余篇次。

三是创新赋能。培育创建打造“党建+”品牌,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育人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实施“党建+科普思政”育人工程,共建实践育人基地,擦亮科普品牌,将科普实践纳入本科教学和劳动及双创教育等环节,获批教育部产学研育人实践项目。

四是融合聚力。坚持将党建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科学管理“五位融合”,深化“三全育人”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导师制”见行见效,以党建汇聚强大的育人合力。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与成效

深化价值引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在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过程中,学院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作用,将课程建设作为“主战场”,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药工程实验》教材被评为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器”度不凡—“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压力容器》案例获评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药剂学》课程获评天津理工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图片

强化示范引领,深入推进两个一流课程建设

建好一流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强一流课程。系统规划一流课程建设,全面推进线下、线上及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学院已建成4门市级一流课程、6门校级一流课程,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优质课程体系,为培养卓越拔尖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教学支撑和创新平台。

图片

强化教学改革,本科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加强教学改革项目建设,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新理念、新方法,培育教学成果。学院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成果奖申报,主持项目获评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批2024年校级教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2项、校级教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6项。

图片图片

推动创新创业,助力青年成长发展

学院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双创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过系统化的培养与锻炼,学院学子在各类高水平竞赛中屡获佳绩,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多项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0余项。同时,学院推行“导师制”,实施精准培养,实现教学科研双向赋能,塑造学科交叉融合特色。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师资队伍建设与成效

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在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研究员3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40人、讲师14人。学院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3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3人;天津市拔尖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3人,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3人。学院师资队伍既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主力军,也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坚力量。

学生管理与指导服务

学院积极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拓展学生成长空间,选派学生参加世界智能大会、达沃斯论坛、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等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策划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以及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等,引导学生在深度服务社会中锻炼成长,奉献青春力量,深受社会好评。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

通过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督导组工作管理条例》《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育苗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本科教学制度和工作方案,系统化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为学院本科教学管理构建了科学、长效的保障机制。采用常规检查、随机抽查和重点督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课堂开展督导工作,全面监控教学质量。同时,学院严格规范学生课堂纪律,强化课堂管理,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才培养特色与教学成效

以培养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化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工程化技术的培养,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深度融合,为化工、医药、环保等领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研究院所和工矿企业的技术骨干,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行业的专家等,为国民经济建设、天津市及滨海新区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优秀毕业生典型

李浩杰

图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8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校期间,曾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多次荣获奖学金。2018年考研至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19年硕博连读,发表多篇SCI论文。2024年6月,顺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入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从事工程类设计研究工作。

韩宇

图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0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团支书,曾获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毕业后,进入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担任质量控制助理工程师,荣获“津药达仁堂优秀共青团员”、2023年天津医药集团“津药药业杯”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二等奖、2024年质量夯击演讲比赛二等奖等荣誉。

郝泽阳

图片

制药工程专业2021届本科毕业生,现为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任班长、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等职务,曾多次获得校级人民奖学金、“理工之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等十余项荣誉,荣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毕业后,于2022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硕博连读,在Chin.J.Chem、ACS Cata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李培涛

图片

2022届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西青区杨柳青镇白滩寺村,任党总支委员、村监主任、团支部书记。在校期间,曾任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会主席,曾获“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工作以来,带领团支部斩获西青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荣获2023年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个人二等奖。作为天津市首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青年骨干,始终以“党建引领+团建赋能”双擎驱动,凝聚青年力量,推动乡村治理与创新发展。从校园到乡村,从学生会到村“两委”,始终以初心凝聚青年力量,以实干激发基层活力。作为团支部书记,带领村内青年党员、团员投身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在乡村振兴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使命担当,为白滩寺村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